中醫健康教育



文章: 濕疹 伍文偉醫學博士
濕疹是一種常見的易復發的變態反應性皮膚病,好發於頭面、四肢屈側及會陰等部位,常呈泛發或對稱性分佈。

發病原因

(1)內因主要與體質、情緒、五腑六臟功能失調有關;

(2)外因主要與外感風、濕、熱及飲食不當等方面。

發病症狀

(1)熱毒發病急 : 病程短,局部皮損初起,皮膚鍁紅潮熱,輕度腫脹,繼而粟疹成片或水瘡密集,滲液流津,瘙癢難忍,抓破後有痛感,伴身熱口渴,大便秘結,小便短赤。

(2)濕熱起病較緩 : 局部皮損多為丘疹,丘皰疹及小水皰,皮膚輕度潮紅,瘙癢不休,抓破後糜爛滲出液較多,伴有身倦微熱,納呆乏味,大便不干或溏,小便短澀。

(3)血虛病情遷延反复 : 瘙癢無度,皮膚乾燥脫屑,粗糙發裂,局部糜爛流少量黃水,皮損多呈對稱性分佈,皮損處有結血痂、鱗屑,大便秘結,小便黃少。

(4)濕阻病程日久 : 纏綿不已,皮膚粗糙肥厚,伴明顯瘙癢,局部皮損處搔痕、糜爛,抓後津水淋漓,滲液浸淫,皮疹色暗,泛發全身或局部,身重乏力,胸悶納呆,大便溏薄,小便清長。

中藥治療

內服中藥,止痕、標本兼治之療效

(1)熱毒 : 清熱解毒,佐以祛濕

(2)濕熱:清熱利濕,祛風解毒

(3)血燥:養血祛風,清熱化濕

(4)濕阻:健運脾胃,除濕祛風

預防

(1)保持良好衛生習慣,勤換衣服

(2)皮膚保持清潔,忌用熱水、肥皂等刺激性較強的洗滌劑洗患處

(3)盡量避免用手指抓搔局部患處飲食宜清淡而富於營養

(4)忌食海腥發物及腥辣食物,如酒、煙、羊肉、魚、蝦等食品

(5)平時保持大便通暢,睡眠充足

(6)保持情緒安定,切勿焦慮、憂鬱

(7)飲食宜清淡而富於營養

(8)儘量避免有猛烈太陽時作戶外活動

療效標準

(1)治愈:皮損恢復正常,不癢,或有輕微癢感,停藥3個月以上未見復發

(2)顯效:70%皮損恢復正常,餘下皮損漸趨好轉,伴有輕度瘙癢

(3)好轉:30%皮損恢复正常,伴有瘙癢感,但尚能忍受

(4)無效:治療3月,局部皮損不到好轉標準,或無改善,甚至惡化

免責聲明 : 本網站內提供的資訊僅擬作為一般健康教育及參考之用,不涉及任何產品及服務推介。我們會力求資料準確,但無法作出保證。你如果有任何醫療問題,應向自己的醫師查詢,而不應單單倚賴本網站提供的資料。